这两天,朋友圈被这样一条信息刷屏了:10年前,父母为了送独生女出国留学,不惜卖掉房子。女儿学有所成后,却执意定居美国不愿回来,还要和美国男友结婚。为了劝女儿回国,父亲甚至拿“断绝父女关系”作为要挟,但女儿依旧不为所动。现在父母两个人悔恨交加,他们最犯愁的是“我们老了谁来照顾?”
消息一出,网上瞬间沸腾,笔者梳理了下,主要分为两派:一方批评父母到现在还有“养儿防老”的旧观念,“口口声声说爱女儿,却不愿为女儿做出改变,一直关心的却是自己老了怎么办”,认为这是一种亲情绑架,太自私;一方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批判女儿,“既崇拜美国式自由,又享受中国式父母的宠爱,还没有美国孩子的独立”,觉得女儿不体谅父母,太不孝。
这一私人话题之所以能引起广泛讨论,在于戳中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痛点:自由与责任,如何来兼顾?只批判父母自私自利、观念落后,而忽视他们培养子女的默默付出,这未免不近人情;对女儿的行为骂声一片,剥夺其选择工作和婚姻的个人权利,这也有点强人所难。与其忙着在网上论断孰是孰非,不如多研究下如何解决国内的养老难题。“我们老了谁来照顾?”这样简单而又朴素的愿望,才是父母真正牵绊儿女的理由。
中国有句古训:父母在,不远游。古时候,子女要守候在父母身边,早晚请安,问寒问暖,尽其孝道,使年迈的双亲在晚年能够含饴弄孙,其乐融融。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,也是子女应尽的义务。但随着社会发展,留在子女身边的大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难实现。如今,很多独生子女选择到别的城市工作生活,父母也就成了空巢老人。在他们看来,和孩子一起住有现实阻隔,让孩子远走高飞又有点舍不得。
在笔者看来,中国的父母很无私、很辛苦。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,他们可以“孟母三迁”;为了给孩子买房,他们舍得花光积蓄。而当他们老了、需要有人照顾的时候,子女赡养天经地义。“女儿留学外嫁”引发的争论,也凸显出我国养老保障不健全、养老服务缺口大的社会现状。
真正实现老有所依、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,除了子女要尽赡养义务外,还需政府和社会在“怎么养”问题上多花心思、多动脑筋。以日本为例,日本的各类企业都非常支持老年人的退休生活:交通企业为老年人打折,鼓励老年人旅行出游;动物园、电影院、饭店为其提供优惠,方便老年人聚会娱乐。我国这些年也在不断进行养老制度改革,近日决定将今年的养老金上调5.5%,就是给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。
父母有“养儿防老”的观念并不可怕,子女追求自由的权利也不过分。归根结底,只有国家的养老服务到位了,这场父母和子女间的自由与责任之争才有望停歇。
上一篇:关注老人五大常见病